• 索  引  号:1162030001390931XL/2025-76269
  • 主题分类:工作动态
  • 发文机关:
  • 发文日期:
  • 标       题:金昌市民政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 发文字号:
  • 时效:
  • 主  题  词:
  • 内容概述:金昌市民政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市政府:按照市委依法治市办《关于报送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落实情况(一)健全民政部门职能体系,推动政府更好发挥作用。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金昌市民政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金昌市民政局

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

 

现将我局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落实情况

(一)健全民政部门职能体系,推动政府更好发挥作用。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民政部门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按时完成了权责清单调整,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我局“权责清单”目录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行更新,并及时对外公开。按照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要求,组织市、县(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对事项流程进行优化升级,关联电子证照,更新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率先在全省实行社会救助信用告知承诺制度,探索建立起“书面告知—诚信申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救助信用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救助+信用”服务模式,社会救助审核确认工作流程更简、服务更优、对象更准、监管更严,典型做法在《中国社会报》刊登。是持续优化监管方式。按时完成社会组织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梳理、审核、加载、发布工作,规范了权力事项实施依据、承办机构、责任事项和违规追责情形,在甘肃政务服务网上公开“晒权”,接受社会各界及服务对象监督。推行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双公示”机制,通过“信用中国(甘肃金昌)”平台向社会公示,公示行政许可信息6条。完善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促进遵章守法、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推进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升社会组织范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是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办理、并联审批等工作制度,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推动婚姻登记、社会组织登记等“证照分离”改革,做好“减证便民”工作,全面落实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市委“三抓三促”行动关于营商环境工作安排。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持续推进民政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行规划审查“容缺受理”“承诺制审批”等工作措施,大力提高审批效率,保障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落地。

(二)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执行力。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涉及我局的重大决策都是在充分征求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事业单位、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后经局党组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决定。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聘请专业律师担任我局法律顾问,参与到重大决策中,对规范性文件出台、行政处罚决定、案卷评查等进行把关审核,负责我局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的开庭、答辩等工作。

(三)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严肃刚性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将行政执法文书作为全过程记录的主要方式,对执法过程中的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等行政执法活动统一运用行政执法文书范本进行记录,确保行政执法文书和案卷完整准确、合法规范切实提高民政领域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加大柔性执法力度。执行《全市民政领域“两轻一免”清单》,在养老服务、最低生活保障、殡葬服务等涉及特殊群体利益的领域积极采取指导、建议、提醒、劝导等非强制性方法,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树立柔性执法良好形象。三是加强行业领域执法监督。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会同业务主管部门对市属116家社会组织依法进行年度检查年检合格108个,对未参加年检的8家社会组织要求限期整改,对逾期仍不整改的将依法依程序做出相应处理。深入推进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殡葬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约谈殡葬服务企业1家,维护殡葬行业市场秩序。

(四)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局党组会议定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认真安排民政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督促下属单位建立联络员制度,指定专人担任联络员,负责安全信息的搜集和报送工作,确保信息传递迅速及时。在“两会”“国庆”等重要时段、敏感节点,严格落实维稳情报信息工作制度,加强值班备勤,畅通信访渠道,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得到妥善处理近年来,民政领域未发生危害国家安全、暴力恐怖事件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

(五)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是积极推动政务公开。在门户网站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政策解读、权责清单、“两轻一免”清单、告知承诺清单等,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二是推动民政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主动创稳工作要求,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日常应急演练,健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善后处置机制,定期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制定防范化解措施,定期对信访案件、婚姻登记、殡葬行业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的摸排调查,保障民政领域安全稳定。经排查,我局重点领域均无矛盾纠纷隐患。

(六)健全行政权力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全面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破解工作中存在措施不细、落实不严、服务不周等问题,全面营造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负责的良好氛围各业务科室跟踪督促检查,有力推动市委市政府、局各项决策部署民政系统“落地生根”全面实施“年初亮目标、年中亮进度、年底亮成果”工作措施。各科室及局属单位负责人围绕局党组确定的各项重点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公开承诺,立下军令状树起目标“三亮”作为检验干部工作能力和实效的重要标准,作为评先评优、干部考核和推荐晋职使用的重要依据。

(七)打通“数据壁垒”,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积极同省民政厅、市大数据管理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对接,高频政府服务事项均实现“一网通办”,优化残疾人“两项补贴”办理流程,配合市残联上线运营残疾人服务“一件事”,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

二、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民政法治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一是法治创新有待加强。法治创新类型、成果数量偏少,质量和影响力需进一步提升,尚未形成具有全市影响、群众有感、可示范推广的法治标志性成果。二是监管能力有待提升。民政部门事务繁多,日常监管覆盖面不广、监管举措不多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三是基层基础有待夯实。县、区民政部门法治工作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法治人员力量不足,执法人员法治素养有待提高,部分行政行为存在法律风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推进法治民政建设,重点抓好以下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融入日常工作中,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持续提高法治素养,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坚持以法治思想保驾护航,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推进

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完善民政政策法规体系,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权限和发布程序,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备案、定期清理等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认真做好法治民政建设工作,查找薄弱环节,总结先进经验,固强补弱、提质增效,为进一步提升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做出民政贡献。

(三)持续加强普法宣传。按照“八五”普法规划和“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创新普法方式方法,结合宪法、民法典宣传等普法活动,以《宪法》《民法典》和民政领域法律法规宣传为重心,深入基层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民政干部法律意识,构建尊法、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